记者从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了解到,当前,“祝融号”火星车所在区域已进入冬季,与我们地球相似,进入冬季后,北半球区域太阳光照高度角下降、光照时长缩短。根据测量,火星车当地正午最高温度已降至-20℃,夜间环境温度低至-100℃以下。此外由于存在沙尘天气,致使光照强度进一步减弱,影响火星车太阳翼电池阵的发电能力。近期,工程团队采取转动太阳翼调整光照角度、减少每天工作项目和时长,实现能源平衡。
火星的自转周期与地球接近,一个火星日仅比地球长约40分钟,因此火星也和地球一样存在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。而火星的公转周期约是687天,即1个火星年相当于1.9个地球年,这意味着火星每个季节的平均持续时间约是地球上的2倍。
未来两个月,太阳直射点还将继续向火星南部移动,大约在7月中下旬到达南回归线附近,届时火星北半球将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时节。为了安全度过火星寒冬、沙尘暴等极端天气,“祝融号”火星车设计了自主休眠等工作模式,在能源降低到一定程度后会自动进入休眠模式,等到环境条件逐渐转好后,再恢复正常工作模式。
“祝融号”火星车于2021年8月15日完成了既定90个火星日的巡视探测任务后,继续开展拓展巡视探测任务。它的导航地形相机于2022年4月10日(着陆后第323火星日)拍摄的火星表面撞击坑附近分布的石块影像。
△导航地形相机拍摄的火星表面撞击坑附近分布的石块影像
在环绕火星期间,“天问一号”环绕器携带的7台载荷全部开机,持续开展火星全球遥感探测。高分辨率相机于2022年4月17日拍摄的分辨率约0.8米/像素的火星特里奥莱环形坑影像,显示了坑壁上“季节性斜坡纹”。中分辨率相机于2022年4月1日拍摄的火星水手谷局部地貌影像,分辨率约为65米/像素。
△高分辨率相机拍摄的火星特里奥莱环形坑(Triolet)坑壁的“季节性斜坡纹”
△中分辨率相机拍摄的火星水手谷局部地貌
截至2022年5月5日,“天问一号”环绕器在轨运行651天,距离地球2.4亿千米,“祝融号”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工作347个火星日,累计行驶1921米,两器累计获取约940GB原始科学数据,运行正常。
总台央视记者丨崔霞 徐静 陶嘉树
- 强制要求员工“五一”假期加班曝光后 中青宝董
- “祝融号”火星车准备越冬 环绕器持续开展环绕
- 偷会员的人:爱优腾“共享会员”乱象揭蛊
- 华为Mate Xs 2已告售罄,余承东曾称货源充足
- 登上热搜!传魅族被吉利收购进入交割阶段,万
- Arm 中国动荡史:夹缝中一家合资公司的命运
- 新管理层称已接手安谋科技 “独立公司”定位不
- 瑞士警方在雀巢Nespresso工厂查获超500公斤可卡因
- Crew-3任务4名宇航员返回地球,结束177天太空生活
- 英伟达挖角英特尔架构专家,补强CPU研发能力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